在中国大陆,去水印小程序推广引流是否违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,主要涉及版权法、广告法、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。以下是关键风险点及建议:
一、核心法律风险
- 版权侵权风险
- 若小程序直接提供去除他人原创作品(图片/视频)的水印服务,可能构成《著作权法》第24条的“破坏作品完整性”侵权行为,尤其是未经权利人许可。
例外情况:仅对已进入公共领域的作品(如1928年前发表)或已获明确授权的内容进行处理。
推广行为连带责任
- 若小程序通过虚假宣传(如“免费去水印”“无版权风险”)诱导用户上传他人作品,可能被认定为共同侵权(《著作权法》第54条)。
- 若推广渠道涉及刷单、黑帽SEO、诱导分享等违规操作,违反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或《网络安全法》。
二、合规运营建议
- 技术层面
- 仅处理用户原创内容(需明确提示用户上传前已删除水印)。
对公共版权、已购版权或与用户签订《授权协议》的作品开放去水印功能。
运营层面
- 在显著位置标注“本服务不处理受版权保护内容”等免责声明。
- 与图片/视频平台(如Unsplash、Pixabay)合作接入无版权素材库。
对用户上传内容进行AI版权检测(如通过“维权骑士”等平台筛查)。
推广层面
- 避免使用“全网无水印”“破解版”等敏感词。
- 通过企业白名单合作(如与摄影协会、自媒体机构联合推广)。
- 推广素材需符合《广告法》第9条,不得虚构服务效果。
三、典型案例参考
- 2022年杭州互联网法院判例:某小程序因提供“抖音无水印下载”功能,因用户上传他人视频被起诉,法院认定小程序方承担30%连带责任。
- 2023年深圳网信办处罚:某引流型小程序因“诱导分享+虚假流量包”被处50万元罚款。
四、法律依据
- 《著作权法》第24条:禁止破坏作品、修改作品
- 《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》第17条:禁止传播侵权内容
- 《广告法》第28条:虚假广告定义
建议:立即进行版权合规审计,若用户日均处理量超过1000次,需在30日内向国家版权局备案(依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第23条)。可考虑转型为“企业版去水印服务”,与内容方签订《批量授权协议》。
(注:具体法律适用需以司法机关解释为准,建议咨询专业知识产权律师)